为提升学生对大气环境监测的认知与实践能力,44118太阳成城集团陈朝吉老师依托《环境问题观察》专业课程,分别于2025年4月19日和4月26日,组织两批次175名本科生赴武汉长江中游城市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,开展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活动。实验教学中心老师王明军、吴东星、赵建君和地理科学与国土资源系副教授郑永宏共同参与。
在实验教学中心吴东星老师的带领下,同学们参观了监测站的大气污染物观测平台,并对其主要大气污染物如PM2.5、PM10、SO₂、CO、NOₓ、O₃等的在线自动监测设备进行了深入了解。吴老师对各类仪器的构造、工作原理、校准流程以及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方法进行了详尽的阐释,旨在帮助学生从根本上掌握环境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可靠性。

吴东星老师讲解大气污染物观测平台
此外,同学们来到实验站的野外气象通量观测塔下,实地观摩了多种气象与通量观测设备,包括涡动相关系统、四分量辐射计、温湿度传感器等。吴老师结合观测设备,深入讲解了气象与通量观测的基本原理、数据获取方法及其在大气环境研究中的重要作用。

吴东星老师讲解气象与通量观测
最后,在课程助教陈露博士和王志强同学的指导下,同学们分组在观测塔和沙滩附近,实际操作便携式土壤重金属分析仪,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进行了快速检测。此次实践教学不仅拓展了学生的专业视野,也增强了对环境监测技术与实际应用的理解。实验教学中心将继续依托科研平台优势,开展多形式、多层次的实践教学活动,推动理论教学与科研实践的深度融合。